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

期望管理 攻其無備 江燕來 有「橋」未為輸


期望管理 攻其無備
江燕來 有「橋」未為輸


雷聲大,雨點小?期望愈大,失望愈大?

做生意,從事行銷工作,其中最重要的一環,就是經常要有智慧和方法,預計和處理客人的期望,然後加以滿足,甚至是超越期望,才可以繼續培養出一大群「食過番尋味」的返頭客來幫襯。

若果從事零售或消費品行銷,經常到門市店舖逛逛,與客人和前線同事打打牙骹,取取料,感覺一下市場變化,總勝於只管坐在舒適的辦公室,對着電腦屏幕瀏覽市場資料或數據變化,忘記了經常做「戰地記者」,更有人氣、更有血有肉地洞察客人的期望和市場走勢。

讓客人喜出望外

從事產品或服務行銷,凡事「下巴輕輕」,預先承諾客人這樣那樣,「煲」得太誇,作得「太」大,把客人起初的期望推得太高,通常也並非好事。若果把客人的期望,處理得欠缺妥善,每每很容易從客人的口中傳來一些反效果的評價:

「雷聲大,雨點小!」

「來來去去三幅被!」

「不外如是!」

「全無驚喜!」

「行貨、例牌菜到不得了!」

尤其是今天的消費市場,容易風起雲湧,顧客的口味和期望更加飄忽無定,無奈身處於不同的行業,不同的市場,均要保持眉精眼企,經常睜大眼睛,查探客人的期望和口味變化。

在企業培訓或講座之內,我經常也喜歡以這個「港式奶茶論」比喻客人對一些產品或服務的主觀期望:

‧客人拿15、16元來買一杯港式奶茶,只拿得11、12元左右的價值,通常客人也會覺得這杯奶茶「物非所值」(其品質或味道口感,當然是低於客人的預期);

‧客人拿15、16元來買一杯港式奶茶,竟拿到17、18元左右的價值,通常客人也會覺得這杯奶茶「物超所值」(其品質或味道口感,當然是高於客人的預期);

‧客人拿15、16元來買一杯港式奶茶,剛好拿到15、16元左右的價值,通常客人也會覺得這杯奶茶「物有所值」(其品質或味道口感,當然是維持於客人預期水平)。

當然,不少人也不會對普通的一杯港式奶茶有太大的期望,因為反正大多數人,也只把它看作較便宜、較大眾化的奶茶一杯,而非閒來只嘆咖啡、看法國電影的所謂「中產」恩物。相反,由冠軍奶茶王或著名茶餐廳出品的奶茶,不論走貴價路線與否,通常也會立刻推高客人對它的期望,受到一定的主觀期望或名氣所牽累。

近期,市場內較為觸目、牽涉到客人主觀期望或喜出望外的兩大例子,自然非三星的最新旗艦智能手機登場,以及麥當勞的派包大行動莫屬。

三星近年的行銷手法確實抄足蘋果,兼且有點兒走火入魔,漸漸令人開始有點兒吃不消,尤其是它們在Galaxy S4尚未推出之前大玩「期待行銷」(Anticipation Marketing),透過大型的廣告及戶外等宣傳攻勢,把智能手機迷對新一代Galaxy S4的期望推得很高,「煲」得頗大。

三星麥當勞高下立見

可惜,不少智能手機迷普遍認為,三星行將推出的Galaxy S4縱使加入了眼球追蹤、懸浮手勢操作,以及偵測用家面部動作等新功能,奈何這些功能也只屬一些驚喜不大的行銷噱頭,更何況Galaxy S4的型號外貌設計大致上與S3及Note II的「兄弟姊妹Look」,因此推出後並未有帶來極爆炸「勝」的驚喜或傳媒高度評價,反而不少網絡評價也認為,三星「好學唔學」,今回似足iPhone 4S或iPhone 5過去一樣,在科技及設計上,只管作出「擠牙膏」式的輕微進化,未有大刀濶斧的科技及設計新突破,反而令不少人期望愈大,失望愈大。

若三星在推出S4前,先巧妙地降低機迷的期望,減少行銷手法上的一點「浮誇」,更加「出奇不意,攻其無備」,相信S4所收到的評價,可能更加以退為進,更受人欣賞。

近期麥當勞失驚無神地給客人驚喜,反而更加高招,並非屬一般顧客預計之內,皆因它們在香港、亞洲、中東及南非等國家及地區,約5000間分店內免費派包,確實尤其是在百物騰貴的香港今天,不但可以做其好事,順道直接或間接「扶貧」,也大收宣傳之效,一擧兩得。

相信今後將有更多品牌,正如麥當勞一樣,仿傚較早前的大快活出來派飯盒、派食物,派這派那,既可在高通脹之下做其善事,發財立品,也可以發揮「冧客」、取悅客人歡心的宣傳之效,試問令更多顧客喜出望外,何樂而不為……?



 23 June 2013


信報 

有得「簡」就唔想「繁」? 江燕來 有「橋」未為輸


有得「簡」就唔想「繁」? 江燕來 有「橋」未為輸 


思維簡潔,文字簡單,說話簡短……

生活簡約,手續簡化,工作簡易……

試問世間上,凡事有沒有這麼簡單,有沒有這麼多「大隻蛤乸隨街跳」?

通常有得「簡」當然就唔想「繁」!

因此人類愈來愈怕「繁」,寧願用WhatsApp來通短訊,愈來愈不願被電話煩,不願多開聲講電話,即使連寫電郵、發電郵的一點氣力,也愈來愈想慳番。

難怪WhatsApp的操作「簡單」,換來公司的全球業務愈來愈「發達」。

事實上,沒有「複雜」,確實很難突顯「簡單」的難能可貴。

難怪在工作和生活上,總有一群人,喜歡把事情想得複雜,弄得複雜,而幸運的話,亦會有另一群人出來「擺平」、「執手尾」,意圖複雜簡單化,把原本被弄得相當複雜,難明、難學、難用之類的東西,進行還原基本,弄個清楚明白或簡易。

在這個年代,很多產品和服務,也意圖大賣設計簡約、操作簡單。

當然,箇中承諾能否兌現,就要看個別產品或服務品牌功力而定。

簡約產品有市場

我們正處身於這個局步升級的「化繁行銷」 (Simplicity Marketing)新紀元。

因為在這愈來愈繁複,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愈來愈煩到七彩的年代, 簡單、簡約只會愈來愈渴市,愈來愈有市場。

難怪Apple一向以簡約易用的產品設計見稱而大賣。

難怪IKEA一向以簡易、不會「繁」到你爆的傢俬設計來橫掃全球市場。

難怪無印良品一向以禪味甚濃,簡單的設計來製造品牌分別。

就連不少本港及內地名太、濶太,也喜歡使用的MTM個人化護膚品系列,近年同樣禪味愈來愈濃,簡約至尚,與Shiseido及Clinique在簡約的品牌味道上,各有各地製造個「勝」和風格。

更莫說,一向走高端路線的Bang & Olufsen,其視聽品牌的簡約產品設計程度,一直也與Apple不相伯仲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Giorgio Armani更加不在話下,一年四季,款式設計也是簡簡單單,但價錢卻當然仍是貴貴,花款格局,萬變不離其宗。

至於美國的Southwest Airlines,多年來亦以手續簡便的內陸短途飛行服務見稱,就連餐單也簡便過人,只向客人提供花生及汽水等之類的食品和飲品,因此能以平價抵玩來打出名堂。

反觀,Volkswagen當年的福士甲蟲汽車之所以大紅大賣,全因其趣怪車款及Think Small廣告攻勢,一度同樣賣相相當簡單,幽默感妙趣橫生,給人極之有得「簡」而不會「繁」的獨特行銷作風,難怪時至今日,仍是深受談論的「化繁行銷」代表作兼先驅。

有關商管、工作 、以及生活等「簡化學」的書籍,近年也是不怕「繁」地陸續推出。可見,世人確實既怕「繁」,又怕「煩」,尤其是在衣食住行,吃喝玩樂等方面,愈來愈怕「繁」到出汁,因此四出尋找,有得「簡」就唔想「繁」的方法來進行企管、工作、和生活。

歷年來,有不少值得一看、值得長期安放在書架上的「化繁學」專書,一直也想找機會,介紹給大家看。

不如今回正談到「化繁」這話題,就順道向大家介紹三本。我也極之喜歡的「化繁學」好書,包括:

─《「化繁學」大原則》(The Law of Simplicity)

(此書由美國著名的Rhodes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的美籍日裔主任John Maeda所著,全書約百多頁,道盡科技時代的「美學」與「化繁學」之間的微妙關係。)

─ 《簡約成狂》(Insanely Simple)

(此書由蘋果“Think Different”經典廣告攻勢的創作人Ken Segall所著,道盡有「簡」未為輸 、「簡單才會嬴」的宣傳溝通之道。)

─《當某廣告歷史完全改寫廣告歷史時》(Bill Bernbach's Book: A History of the Advertising that Changed the History of Advertising)

(此書由已故廣告簡化王兼巨匠Bill Bernbach的前下屬Bob Levenson操筆撰寫,道盡一系列Bill Bernbach的 「化簡為繁」廣告創意代表作,其中當然離不開大談上述Think Small廣告攻勢的有得「簡」當然就唔想「繁」創作過程。)

當然在任何事情「簡單」的背後,最好不要過份的鼓吹「頭腦簡單」、「即食文化」、「膚淺」, 以至太「表面化」的企業、工作 、以及生活文化。

事關內藏深道的「淺道」,始終才算是簡單得一點也不簡單的簡單……



信報 

13 April 2013 

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

[全文]
香港有條件發展科技
時事評論 陳繁昌
在知識型社會,尤其是在香港,一所研究型的科技大學應該擔當什麼角色。在談及這個重要課題之前,我想先探討兩個有關的問題:

第一:「香港需要科技嗎?」

第二:「香港能夠成功發展科技嗎?」

現在先談「香港需要科技嗎?」

回答這個問題前,我先分享最近的體會。數星期前,我到訪了韓國科學技術院(KAIST),韓國的社會和高等教育高速發展,令我印象深刻。四十年前,韓國遠較今天貧困,在經濟上只能歸入第三世界。

為何要發展科技

然而,時移世易,今天韓國已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,經濟實力不容小覷,不但其泡菜知名,韓國的汽車出口、電子消費品、核反應技術和造船業同樣蜚聲國際。我還記得在二十年前,韓國汽車出口業務初次涉足美國市場之時,現代汽車(Hyundai)僅視為次級產品;今天,卻已成為最受追捧的品牌之一,尤其在年輕一輩之間更見受落;而韓國的造船業亦已雄踞全球首位!這次韓國之行,令我更加相信,在這個知識型世代,科技是社會發展的關鍵。

讓我進一步說明香港為何須要發展科技。首先,不少談論都認為,香港的經濟需要多元化,而非偏重於服務為本的產業。然而,香港卻安於單一的經濟思維,鮮見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。其次,香港除了人力資源之外,並無天然資源,要維持高生活水平,確實需要發展高增值產業,而科技和創新產品正是其中之一,可帶來這樣的機遇。第三,香港可以、而且應該利用中國經濟崛興的良機及其在科技的巨大投資。第四,香港應為大批有卓越科技能力的年輕一代,帶來發展機遇和前景。最後,香港作為相對富庶的先進社區,為什麽不為科技這項重要的人類文明發展盡一己之力,作出貢獻?

有人可能認為,單靠金融業、服務業和地產業足以支持整個香港經濟,而且令香港蓬勃發展。這種說法或許有其道理,但環顧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,如倫敦、紐約、新加坡、蘇黎世以至上海,無一不以其金融中樞地位而自豪,但哪有一個會排除科技,甘於把科技的領導地位拱手相讓給其他城市?舉例而言,上海一直在科技上與北京互較長短。

金融中心也搞科技

上海致力在金融服務和科技發展兩方面同時稱冠,而且投放大量資金於高等科技教育上,積極招攬外國公司在其科學園開展跨國科研工作。葛蘭素史克藥廠(GSK)、通用電氣 (GE)和英特爾 (Intel)等公司,已紛紛在上海設立科研實驗室。紐約市一向是金融重鎮,也已向科技創新邁出一大步,要與矽谷分庭抗禮。最近在《高等教育紀事報》(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)刊登的一篇文章,正是以〈紐約式矽谷〉(Silicon Valley, NY Style)為題。

紐約市長彭博預留了大量土地,呼籲全球各地的一流大學前來紐約市建立分校,攜手建造世界級的應用科學和工程學府,從而增強紐約市的經濟實力;史丹福大學已表示有興趣,康奈爾大學聯同以色列理工大學(Technion-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亦不甘後人,而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大學分別已結盟響應。

倫敦又怎樣呢?一年前,英國廣播公司(BBC)的一篇報道說:〈卡梅倫首相闡述東倫敦成為矽谷的遠景〉(Cameron reveals Silicon Valley Vision for East London),其意向已經清晰可見。

瑞士是銀行和金融中心,人口與香港相若,在藥劑、食品業和精密機械範疇亦享有領先地位。此外,香港人都知道新加坡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巨資,這一點也不必我贅述了。由此可見,世界各地的主要金融中心都投身於科技創新。客觀的結論是:如果這些城市不是愚昧無知,那一定是他們都看重發展科技的前景。

現在我想談談第二個問題:「香港能夠成功發展科技嗎?」

假如二十年前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時有人提出這個問題,我或許會心存疑問。但時至今天,情況已遠勝當年。首先,我們擁有人力資源和人才,香港的學生一直在PISA和PIMMS等全球科學能力測試中名列前茅。我們的大學也躋身亞洲、甚至世界最佳學府,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更以科技及工商管理的卓越成就享譽全球;而這兩方面都是創新生態系統主要元素。

香港具備一流條件

此外,在一國兩制下,香港既是中國的一部分,更享有地緣優勢。我們可以充分把握國家「十二五規劃」帶來的機遇,配合國家將科技列為全國發展的主要因素。試問,除香港加上珠三角地區以外,中國哪一個地方能同時具備頂尖學府、龐大市場、技術和生產企業多元化、法治、成熟的知識產權保障、世界級基建及外國人普遍接受的國際城市生活環境呢?

事實上,我最近到訪的先進國家,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同仁都對香港的條件羨慕不已;我們若不善用自身的優勢,確實相當可惜。

最後,且讓我列舉數個國家的成功例子,證明及早在科技上投資,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回報。

過去三十年,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十六倍;新加坡今天已成為高科技經濟體,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。同期,韓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十四倍;反觀香港只增長了約七倍。韓國在多個技術範疇居於領先地位,擁有多項著名的國際技術品牌。以色列的人口與香港相若,但在納斯達克指數(NASDAQ)的首次公開發售(IPO)技術類股份,只僅次於美國。

重要的是,韓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%用於研發,比例很高;新加坡在這方面的投放則由目前的2.3%上升至2015年的3.5%;香港的研發投資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,只有0.79%,這一點相信各位也早有所聞。

中國內地的目標是在「十二五規劃」期間將科技研發開支由現時的1.8%增加至2.2%,正好帶給香港在科技發展方面獨特的角色。難道香港的研發投資不該至少與內地看齊嗎?

如果其他地方能做到,香港怎會做不到?我們所需要的,就是決心。正如我時常向學生分享我的座右銘:「若你嘗試,不一定成功;但若你不肯嘗試,就永不成功。」

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校長

本文為陳繁昌教授【圖】在「香港與珠三角洲的創新.未來」論壇的演辭.二之一.題目及小題為本報所加